English Version 旧版网站 OA 系统 Email 图书馆

  • 国音概况

    Introduction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Department

    教学院系 党务部门 行政部门 研究机构 其他
  •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本科生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 博士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附中招生 考级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Faculty

    师资概况 教学名师 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Cooperation

    国内交流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Service

    国音校历 校园地图 数字国音 国音邮箱 联系我们
E
  • 国音概况
    • 学校介绍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教学院系
    • 党务部门
    • 行政部门
    • 研究机构
    • 其他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硕士研究生招生
    • 博士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附中招生
    • 考级
    •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 师资概况
    • 教学名师
    • 博士生导师
    • 特聘教授
    •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 国音校历
    • 校园地图
    • 数字国音
    • 国音邮箱
    • 联系我们
  • 国音新闻

    News

  • 国音要闻
  • 媒体视角
  • 国音视界

中国音乐学院与南京艺术学院共商艺术名词体系构建推动音乐学科规范化发展

时间:2025-04-23

来源:研究生院 作者:文:康啸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全国艺术名词工作办公室”微信公众号

中国音乐学院与南京艺术学院共商艺术名词体系构建推动音乐学科规范化发展

时间:2025-04-23

来源:研究生院 作者:文:康啸 图片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全国艺术名词工作办公室”微信公众号

4月14日至16日,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副院长王萃率队赴南京艺术学院开展专项调研,双方就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工作推进及音乐学科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此次调研会议由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苗雨主持,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康瑞军、研究生院副院长康啸和对方院校相关学科负责人及全国艺术名词工作办公室成员参会。

在专题座谈会上,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全国艺术名词工作办公室主任俞锋系统回顾了艺术名词审定工作的战略背景。他指出,构建中国自主的艺术名词体系是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在此领域仍存在学术空白。俞锋强调,要通过学术规范、传承规范、文化交流规范和产业应用规范的四维联动,为艺术学科发展夯实基础,同时注重各专业委员会在推进过程中的差异化协同。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着重阐述了音乐名词审定的学科建设价值。“我们要在《音乐知识体系研究报告》和《音乐名词规范化工作可行性报告》编制过程中,重点破解中外音乐体系差异难题。”李心草表示,中国音乐学院已组建专项团队启动预研工作,特别聚焦音乐术语国际化翻译等关键领域,尽快完成全国音乐名词审定委员会筹建,为2025年全面开展审定工作提供保障。

调研会上,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王萃分享了音乐名词审定的推进方案,提出要构建中西兼容的术语体系,在古琴减字谱数字化标注、戏曲声腔分类等特色领域形成标准化成果。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王晓俊则展示了该院在音乐科技融合、传统音乐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两校学科负责人还就音乐理论体系重构、交叉学科发展等议题展开学术对话。

据全国艺术名词工作办公室执行主任李向民介绍,当前艺术名词体系建设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25年将重点推进“五个一”工程:完成一批学科委员会挂牌、建立跨学科协作机制、实施专业人才培训计划、启动全国艺术名词数据中心建设、提升公众认知度。其中音乐名词审定将作为重点领域。

在推动音乐学科建设与艺术名词规范化发展的背景下,院长李心草教授应邀于南京艺术学院开启「全国艺术名家高端系列讲座」首讲,以《音话相映——潜析意大利语音乐术语》为题,为全国音乐工作者奉献了一场贯通中西的学术盛宴。李心草院长立足音乐语言学前沿,通过解析意大利语音乐术语的语音特质、历史流变及其与乐谱符号的互文关系,系统阐释了术语体系对音乐创作的深远影响。讲座特别聚焦术语在速度、力度、表情等音乐参数中的实践转化,结合贝多芬、普契尼等作曲家手稿的实证分析,揭示出术语符号背后蕴藏的文化基因与美学逻辑。李心草教授通过指挥表演与学术研究的双重维度,现场演示了术语解读对音乐演绎的决定性作用,其独创的“术语动态分析法”为构建中国音乐术语体系提供了方法论参照。在场专家学者认为,“术语动态分析法”不仅为音乐表演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构建起连接音乐学、语言学、历史学的立体研究框架,对提升我国音乐学术话语体系具有示范意义。据悉,相关研究成果将纳入《中国音乐名词大典》编纂工程,为新时代音乐教育注入学术动能。

此外,院长李心草一行专程访问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与音乐学院的领导和青年教师开展“音乐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师发展座谈会”。在此次座谈会上,李心草院长深入了解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教学现状、师资力量以及科研方向,并就音乐学科的规范化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音乐学科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科研思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他还就音乐术语的规范使用、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演绎等方面与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鼓励大家积极投身于音乐学科的研究和建设中,为推动音乐学科的规范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座谈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和合作。

在推进新时代音乐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中国音乐学院与兄弟院校联合开展的专项调研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系统性梳理音乐学科架构与艺术名词审定标准,两校在音乐术语学理研究、教学实践转化等维度形成的深度共识,标志着我国音乐学术共同体建设迈入协同创新阶段。此次调研中,两校专家基于“学科互鉴、资源共享”原则,正式建立“音乐术语研究协作机制”,重点围绕音乐创作理论术语库建设、中外音乐术语比较研究等课题,组建跨学科攻关团队,力争在中国音乐术语的国际标准化等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术语体系提供学理支撑。


其他新闻

  • 22 2025.04

    校工会组织“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健步走活动

  • 24 2025.04

    第二届党委第三轮校内巡察完成进驻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翔路一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87561 传真:010-64874646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