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31
来源:声乐歌剧系 作者:徐天祥
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声乐歌剧系)理论成果取得新收获
时间:2024-12-31
来源:声乐歌剧系 作者:徐天祥
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声乐歌剧系)是中国音乐学院的“五院一地”之一,致力于声乐艺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声乐歌剧系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理论成果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了研究院在声乐学术领域的创新。近日,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部分理论成果出版,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在建校60周年之际,作为校庆系列丛书的《中国音乐学院声乐论文选粹(上、下)》及《歌唱嗓音研究的探索者和践行者——黄平文集》正式出版,为我校60周年校庆献礼。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论文选粹》由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声乐歌剧系)理论教研室编纂,王士魁教授主编,徐天祥研究员副主编,分为上、下两册,共70余万字,文化艺术出版社精装出版。文集精选了中国音乐学院自建校以来近90位正式在编专家学者的代表性声乐论文,涵盖老中青几代学人。其中既有前辈先贤,又有中流砥柱,也有青年一辈的后学英才。论文作者包含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音乐学家、嗓音专家、歌剧导演、艺术指导等各领域的专家,安波、马可、李凌、应尚能、张权、汤雪耕、李㭠、金铁霖、邹文琴、董维松等前辈的代表性声乐论文,均收录于其中。文集按照理论研讨、传统之源、从艺之路、歌剧探析、演唱探析、教学与评论、作品实践、艺术指导与表演等篇章编排,具有较高的文献参考价值。论文选粹的出版,是对中国音乐学院自建校以来声乐领域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总结,更是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历程的深刻回顾与前瞻。
《歌唱嗓音研究的探索者和践行者——黄平文集》由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声乐歌剧系)理论教研室编纂,黄强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精装出版。这是我国著名声乐歌唱嗓音研究专家黄平的文集。黄平致力于歌唱嗓音工作六十余年,为众多歌唱家治愈了嗓音疾患,使他们迅速重返舞台,有人还两度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和《中国报道——“时代人物”》两栏目分别对黄平进行了报道。他研究成果丰厚,多次在《中国音乐》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影响较大。此书收录了黄平先生的主要科研论文,既是黄平毕生声乐嗓音治疗、研究的精华,也彰显了我校在歌唱嗓音领域的学术优势。
与此同时,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声乐歌剧系)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是国家设立的首个声乐类重大课题,由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声乐歌剧系)理论教研室具体实施,首席专家王士魁教授,项目执行人徐天祥,课题组成员为居其宏、薛艺兵、吴碧霞、孟凡玉、郭克俭、王海军、郭建民、邹爱舒、韩菽筠等。中国音乐家协会机关刊物、北大核心期刊《人民音乐》在2024年第8期设立专题,集中发表了3篇《中国声乐艺术研究》的研究论文,体现了我校重大课题的学术影响。
声乐歌剧系特聘教授居其宏《社会变革与中国声乐的良性互动》一文,是子课题“新时代中国声乐发展战略与学派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文从革命战争与中国声乐的武器功能、建设时期中国声乐的多方面探索和社会效应、改革开放与中国声乐人才的崛起、新时代与中国声乐的完形构建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百余年来,我国社会变革与中国声乐相互影响、彼此推动,历史辉煌,成果丰硕。社会变革进程为中国声乐的萌生与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而中国声乐则以自己日益成熟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巨大影响,有力地顺应、配合乃至推动我国社会变革潮流的滚滚向前。
声乐歌剧系特聘教授薛艺兵《词曲关系新论》一文,是子课题“中国声乐美学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文从曲与词之源起依从关系——从无言歌到有言歌的演进;词与曲之审美倚重关系——词曲关系问题的哲学美学观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得出结论:词、曲间的审美倚重关系体现的,就是审美中偏好、偏重于歌调的“音乐倚重效应”。
声乐歌剧系邹爱舒副研究员《论金铁霖声乐教学经验对中国声乐学派构建的启示》一文,是子课题“中国声乐教学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文从金铁霖声乐教学的立足点、实践成果影响广泛、形成扎实的声乐教学体系、金铁霖声乐教学的成功是“合力之果”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坚守中国声乐的人民性发展路线,培养高水平的声乐人才,创作高质量的作品、以完备系统的理论体系为支撑,凝聚集体力量与智慧,是提升中国声乐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此次相关成果发表是该课题一次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新时期系统总结中国声乐学派理论话语体系与国家文化战略的具体落实,对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声乐歌剧系理论教研室将继续发挥科研职能,在中国音乐学院和声乐歌剧系的带领下砥砺前行,继续探索新时代中国声乐发展之路,为中国音乐学院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