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音乐学系(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举办“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的发现与研究”专题讲座。本场讲座由中国音乐史教研室承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呆运老师主讲,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军教授主持,音乐学系主任毕明辉教授、音乐学系副主任金溪副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讲座活动。
讲座正式开始之前,王军教授欢迎并介绍了本场讲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呆运老师。刘呆运老师曾先后参与并主持了数十项重要考古发掘项目,其中周至仙游寺法王塔地宫、唐节愍太子墓、西安南郊高阳原隋唐墓地、唐韩休夫妇墓、空港新城窦家村十六国墓地等考古项目,为我国隋唐考古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十六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多民族融合是十六国时期的时代特色,本次讲座旨在通过讲解对十六国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揭示关中地区十六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底蕴,帮助音乐学专业学生在研究音乐文物、音乐史等领域的知识时,更好地去了解历史背景、接触文化史料,更好地认识十六国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
此次西安发现的两座十六国墓葬,是目前关中地区发现的最大的十六国墓葬,从这两座墓葬出土的文物上不仅带有一些汉文化特征,也带有与南朝俑相同的特色,同时天井与过洞的墓葬形式,也开辟了隋唐墓葬制度的先河。基于此,刘呆运老师对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发现进行了深入阐述。本次讲座内容涵盖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分布、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的发现、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的初步研究、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分期以及关于乐俑五个部分。
刘呆运老师首先介绍了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的发现过程及其特点与价值。这些墓葬,最早发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草场坡,八十年代在凤栖原西韦村也有发现。截止目前,关中地区发现的十六国墓葬共计200余座,公布资料的大约有30余座,未公布资料的有170余座。墓葬的规模大小不一,根据规格又可分为大型墓葬、中型墓葬以及小型墓葬三类。有的墓葬规模宏大,墓主人可能身份显赫;有的墓葬则相对简陋,墓主人可能身份较低。通过对这些墓葬的发掘与研究,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有关十六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例如,通过对比这些墓葬的形制、装饰、陪葬品等,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分析墓葬中的文字、壁画、陶俑等,还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随后,刘呆运老师对十六国墓葬中的乐俑进行了重点讲解。乐俑是十六国墓葬中的一种独特的随葬品,它们通常由陶土制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乐俑的制作工艺精湛,无论是面部表情、服装纹饰,还是乐器的形状和结构,都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它们的存在,让我们得以一窥十六国时代的音乐风貌。这些乐俑不仅是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些乐俑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十六国时期的音乐风格、社会风俗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例如,通过观察乐俑的服饰和姿态,可以推测出当时的审美观念和社会等级制度;通过分析乐俑的乐器种类和排列方式,可以了解到当时的音乐情况以及演奏水平。
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会,现场座无虚席。接近尾声时,许多同学就乐器形制、古代乐队规格、个人学术研究经历等方面向刘呆运老师提出问题,刘呆运老师结合自身的学术历程予以精彩解答,与讲座内容形成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学生受益匪浅。
讲座最后,王军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高度赞赏与精炼总结,他表示,本场讲座主要讲授国家重大课题“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其中与音乐学科相关内容较多,若能将这些内容纳入到音乐学理论的研究当中,尤其是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当中,以此来展示中华音乐文化的多元一体,其意义自不待言。
通过这次讲座,可以使学生对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有了更多的思考。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这些墓葬的保护工作,确保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关中地区十六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底蕴。
撰稿:赵彤
摄影:赵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