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展学术风采 增校际友谊——我系综合教研室四位教师受邀赴上音参加学术研讨会侧记
信息来源:音乐学系综合教研室 发布时间:2023-10-17

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音乐艺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的“多元文化中的音乐形态与表演分析研讨会”于2023年9月23、24日在上海音乐学院汾阳路校区召开。

会议共包括“表演中的创造与交融”“表演实践的形态变化及其比较”“从乐谱到身体”“人声唱法的形态及其文化意义”“器乐形态分析与表演研究”五个单元的主题研讨,此外,还有一场主旨发言、一场教学工作坊、一场读书会以及圆桌讨论。会议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主任萧梅主持。我系综合教研室的赵晓楠教授、齐琨教授、王先艳副教授、袁环副教授四位教师应邀参加本次会议。

一、会议发言

赵晓楠教授在“人声唱法的形态及其文化意义”单元中发言的主题为《形态在民族身份识别和民族认同研究中的作用——以部分民族民歌为例》,他先通过壮侗语族部分民歌的调式分布和持续低音的形式比较单一的案例,提出音乐形态是一个民族音乐最典型、最集中的外化表现,从而也具有鲜明的民族属性,也就是学界所说的“族性特征”。进而在满族民歌和赫哲族民歌的个案研究中,分别讲述形态在民族形成过程中的标志性作用、在民族形成时间限域上的表现,以及在民族发展和认同上的作用,以期为其他人文学科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形成音乐界特有的研究方法和贡献。

齐琨教授在“从乐谱到身体”单元中发言的主题为《声音感——论王中山古筝教学中听觉习惯的建构方式与过程》,首先对“声音感”“听觉习惯”的概念及其关系进行厘清,之后在王中山古筝教学的实际案例中,探讨了中国民族器乐演奏中技法练习的实质在于建立听觉习惯、技法教学的实质在于培养听觉习惯等专题。通过对“声音感”进行具象化分析,阐述了“声音感”在器乐表演学习与创新中的作用。

王先艳副教授在“器乐形态分析与表演研究”单元中发言的主题为《土家族打溜子的声部组合特征及不同体裁的互文分析》,他先介绍了土家族打溜子特色的组合关系和音色变化以及选用“声部”分析音乐形态的原因,后结合其传承方式探寻从乐谱到实际演奏之间的转换过程与音乐思维,并分析这种音乐思维在土家族其他音乐体裁中的互文关系。王先艳老师的学生们还在现场演奏了打溜子作品《八哥洗澡》,运用生动的表演实践展现了土家族打溜子的声部组合特征。

袁环副教授在“表演中的创造与交融”主题单元进行发言,其主题为《中国民间戏曲音乐即兴编创方式研究——以路头戏姚剧<大祭桩>编演实践为例》。她首先对“路头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运用“介入”实验的方式,再从创作流程、唱词编创、音乐构成等几个方面,对姚剧《大祭桩》进行不同版本的比较。她在最后总结中强调了路头戏具有完全不同于国有剧团的众多特点:与国有剧团“艺术第一”的宗旨不同;是由观众参与选择与创作的编创方式;对传统姚剧唱腔进行了传承与坚守;等等。

二、会议主持与评议

齐琨教授对第一场主旨发言做出评议。她认为,张振涛关于《乐学案例检拾》的发言所体现的研究重点是从概念到话语体系的延伸,实际上也是对一种逻辑系统构建的思考。林晨的研究《缘身而现——声学视域下古琴指法“手势”》通过尝试使用科技手段去呈现抽象的内容。因此在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学者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齐琨教授在对杨玉成《以表演为视角——从安达组合看当代少数民族音乐的“第三条路径”》发言中谈到,对于安达而言,他在其传承与创新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

第一单元“表演中的创造与交融”评议环节,赵晓楠教授认为,无论是凌崎《套语·结构-汉江流城花鼓类民歌的创编模式》的发言、张玄对《多地昆腔音乐与表演的交融共存研究-以昆剧<白蛇传>为例》的阐释,还是袁环的《路头戏音乐编创方式研究-以姚剧<大祭桩>为例》以及储倩倩《以声传情,以身传意-梧州采茶戏表演创编研究》,几位发言人都探讨了一种重要的创作和表演方式,即中国传统音乐的“套路”问题。我们应该以表演的研究作为研究重点,将自身体验作为调查和最终理论输出的手段。“转换生成”的理念与方法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上,也体现在理论输出上。

袁环副教授主持了第五场主题研讨“器乐形态分析与表演研究”,分别向大家介绍了五位专家学者、研究生的发言主题,分别是:我校音乐学系王先艳副教授关于《土家族打溜子的声部组合特征及不同体裁的互文分析》的主题发言、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晨荟的《琵琶演奏的“音色库”系统与传统乐曲二度创作的互动关系解析-谈王范地琵琶演奏神韵表达问题的层面之一》、我校博士研究生张毅《由乐语探中国民间锣鼓乐的音乐形态及作乐方式》、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杨蕴怡《柳子戏“四大调”与三弦的演奏》,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梁梓淇《从1955年<锦堂月>历史录音看京音乐月调的实践方式》,她充分肯定了学者们所展现的知识积累和视角的创新。

三、读书会与圆桌论坛

24日下午13:30,迈克尔·腾泽主编的《世界音乐分析研究》读书会如期召开。在几位研究生的介绍和解读之后,王先艳副教授对同学们的细致阅读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强调该书最精彩的部分是迈克尔·腾泽所写的专属于加美兰的一种分析体系,而且是真正动态的、周期性的。他认为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国内的学术研究工作,而更应该用跨文化的视野去认识人类音乐知识与思想的边界。

在最后圆桌会议的交流讨论环节,我校博士后张品根据贾国平教授主持的“中国性”课题,提出从微观技术描述到宏观表述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许多策略和思维,大家应该有各种不同的探索。中国的象形文字本身可以决定文化的性质,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对自己的语言和内容“不自信”。袁环副教授的会议感想也对张品老师所提出问题形成了呼应。她认为我们应当悬置已有的认知观念,回到田野现场、音乐表演,回到没有方法和观念隔阂的学术现场。

本次会议,我校受邀参加的四位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案例,在形态分析与表演研究中开拓了新的思路。除了传统的形态分析模式,表演语境也需要得到相应的重视。此次会议,既展现了我系教师良好的学术素养和治学传统,也增进了两校音乐学系的学术友谊,既强调了表演实践与理论方法的相互融合,又集中呈现了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综合教研室的研究新进展。



来源:音乐学系综合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