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艺术学术实践周讲座|《于润洋西方音乐史教学手稿》中的音乐史学问题及书写特色
发布时间:2023-10-17

2023年10月13日,音乐学系(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2023年艺术与学术实践周系列讲座进入第五天。本场讲座由世界音乐史教研室承办,邀请著名西方音乐史学者、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李秀军教授,进行了题为“《于润洋西方音乐史教学手稿》中的音乐史学问题及书写特色”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音乐学系主任毕明辉教授主持,音乐学系副主任金溪副教授出席了讲座活动。

讲座正式开始之前,毕明辉教授向艺术与学术实践周活动的全体参与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并隆重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历史研究的先驱李秀军教授。并引发同学们在西方音乐史学习中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的深入思考,鼓励大家广泛交流互动。

讲座伊始,李秀军教授向学生介绍了于润洋先生的学术贡献与成就,简述了于润洋先生在其西方音乐史教学手稿中的基本观点。李秀军教授分别从《于润洋西方音乐史教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出版的历史意义,音乐史写作的回顾、思考与个性特征,手稿书写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手稿中的思维方式及其运用和发展以及问题意识与学术引领五部分进行展开。

第一部分关于手稿出版的历史意义,李秀军教授通过国内外学者的会议发言与评价,凸显出于润洋先生在西方音乐史学与音乐美学两大学科的学术成果与贡献。并从教学、学者、自身三方面分析其贡献。在教学方面,该著作极大丰富了当时的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视野、加深了教学厚度;于国内外学者而言,该著作让国内外的音乐学学者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西方音乐史研究和教学所处的真实状态;对于润洋先生自身而言,该著作给予其全面集中,深入思考西方音乐史学问题和以史学为中心与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间关系的机会。

第二部分关于该著作写作的回顾、思考与个性特征分析,李秀军教授指出该著作在国内外所产生的影响及价值,并展示了该著作对西方音乐史发展过程中史学内容的清洗梳理,以及其延伸至20世纪音乐的时间跨度。中外音乐史学界均对于先生学术成果质与量的高度统一,以及其著述中的极高学术价值和理论深度高度认可,于润洋先生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是当代中国音乐学学术研究标志性的成果。

第三部分有关手稿书写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李秀军教授对作曲家与社会历史环境逻辑关系书写中所蕴含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进行讲述,并援引手稿中肖邦与巴赫的例子,表达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世界观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并指出手稿写作的主要特色及其写作方法的价值与重要性。同时,李秀军教授针对于润洋先生反对“庸俗社会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滥用观点进行讲解分析,使听众从正反两方面深刻理解该著作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写作。

第四部分关于手稿中的思维方式及其运用和发展,李秀军教授指出,这部著作既有对以往西方音乐史研究方法论的疑问,也有对未来新研究路径的探索。同时,该作科学地接受一切人类优秀的人文成果,特别是历史上在哲学、美学上的先哲思想等。

第五部分关于问题意识与学术引领,李秀军教授表达了自身对手稿的解读,认为于润洋先生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研究和学习西方音乐史的总原则。同时,李秀军教授从专业性质、书谱音响、课程教学中的“三个变化”讲解了该著作与其他西方音乐通史类教科书的不同,展现了于润洋手稿的专业性与全面性。

随后,与会学生围绕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与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问题,与李秀军教授展开热烈讨论。李教授的互动解答让参与者在聆听和交流的过程中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自我解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讲座最后,金溪副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总结,并从史学资料的运用与学术方法的建立两方面发表自身感悟。金溪副教授认为,我们应学会运用史学资料,在大师的引导下更好地了解历史、接近客观史实。也要学会研究并观察大师处理历史时学术方法,将历史认知与学术方法相结合,使其起到双重作用。

撰稿:李艺薇

摄影:李艺薇、刘孟凡